查看完整版本: 一個不敢有敵人的王朝:富甲全球依然喪權辱國
頁: [1] 2 3 4 5 6 7

laiw1109 發表於 2013-5-3 12:50 AM

一個不敢有敵人的王朝:富甲全球依然喪權辱國

一個不敢有敵人的王朝:富甲全球依然喪權辱國  細檢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,幾十個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朝代,要數宋朝時期的經濟、文化和社會最為發達。據史載,自太祖時代始,鑄幣疊增到年500萬的數量,其兩年的鑄幣數就要超過400年後明朝276年所鑄之總和,而唐朝極盛的玄宗朝年鑄幣也不過32萬貫;中國的四大發明有三項產生在宋代,唐宋八大家中有六家屬于宋。  不過不要忘了,大宋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窩囊的朝代,一直是漢民族一道無法癒合的“傷口”。這裏不妨翻一下老賬:靖康二年開春,也就是1127年正月,金兵攻陷汴梁,四月將徽、欽兩帝及3000余名皇室人員作為戰俘帶回,一年後到達金上京。第二天,金太宗吳乞買即下令讓徽、欽二帝去祭拜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陵寢。先是讓他爺倆脫下衣服,袒露上身,然後現宰兩隻綿羊,剝下血淋淋的羊皮披在兩位皇帝的身上。以這種極盡侮辱的裝束讓徽、欽兩帝一步一叩首,繞著完顏阿骨打的墳墓轉了三圈。禮畢,兩位皇帝又去乾元殿拜見金太宗吳乞買,徽宗被封為“昏德公”,欽宗被封為“重昏侯”。  溯源究由,原因很多,致命的還是不敢有敵人的王朝心理一直在作祟。  世上之事,常常是“怕處有鬼,癢處有虱”。宋朝不敢有敵人,但偏偏沒有碰上世界大同的好運氣,敵人不但客觀存在,而且虎視眈眈。千年之前,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,除了建都於汴京的大宋之外,還出現過三個國號:一個是建都於內蒙古近郊的遼,另一個是建都於西北地方的西夏,再一個是建都于會甯的大金。上述三個政權的掌門人體內流淌的是慣于縱馬奔騰的民族的血液。廣闊無垠的草原鑄就了遊牧民族相容、多變、簡樸、動態的品格,冒險、勇猛、善戰、擴張等特徵也似乎是與生俱來的。或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,或許是遊牧民族身上留下來的那種原始野性,他們情感羅盤的指標總是蠻橫地指向大宋所在的南方。因此,他們總是以宋朝為敵,絕不因對方不敢有敵而手軟過。他們所作的這一切完全是為了試一下馬刀的鋒利嗎?當然不是的!  史載,北宋與北方的遼政權和西北的夏政權長期對峙,景德元年(1004年)澶淵之盟,不僅承認契丹佔有幽雲十六州的合法性,還每年送銀20萬兩、絹十萬匹,開創了歲幣的惡例。每次議和都要拿出如此之巨的錢財物作為貢品,不是要把宋朝的財政壓垮嗎,或者搞得連年赤字嗎?對此,我要負責任地指出:不!我們用不著為大宋王朝杞人憂天。 追溯千年,宋朝在當時可謂超級富國了,這一點貢品只是九牛一毛了。當時,中國就與南太平洋、中東、非洲、歐洲等50多個國家通商貿易。清明上河圖描繪的繁華景象千年後仍讓世人驚歎不已。但富不簡單地等同于強。落後就要挨打,而一個沒有尚武精神、沒有強大國防作後盾的民族,即使經濟再強大繁榮,也同樣會挨打,會喪權辱國。  幽雲十六州是後晉之後包括宋代在內的漢族子民心頭的一個痛處。西元936年,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,向契丹求援。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,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。作為條件,兩年後,即西元938年,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之地獻出來,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一線。宋朝的統治者多次想收復幽雲十六州,但幾次準備或攻打未果後不得不放棄了。“宮梅粉淡,岸柳金勻,皇州乍慶春回。鳳闕端門,棚山彩建蓬萊。”趙佶的這首《聲聲慢》,字裏行間滲透了奢華、滲透了脂粉、滲透了優雅。這種優雅舒坦的生活實在太愜意了,宋王朝的大小官員哪里捨得去打破呢?收復的事只能放一邊去了。後來,宋朝乾脆承認外族對幽雲十六州擁有主權的合法性,而宋王朝的子民們,稱遼兵為“虎狼之師”,可見全國上下懼怕之深。  日子越安逸,統治者越不敢有敵人。既然不敢有敵人,就沒有必要保持強大的軍隊了。這是宋朝最高統治者的治國邏輯,也是其推行的“重文教,抑武事”的基本國策的心理基礎。最高統治者關注的焦點通常是社會力量的彙聚點。宋時,文化發展到空前高度,歐陽修、范仲淹、蘇東坡、王安石、司馬光、柳永、辛棄疾、李清照等大家燦若星河。陳寅恪先生評價說:“華夏民族的文化,歷數千載之演進,造極于趙宋之世”。就連那些大小官員平時也對咬文嚼字,賣弄文采,風花雪月,淺斟低唱等樂此不疲,以附庸風雅為能事,而一遇國家危機卻推諉扯皮,束手無策,甚至奴顏婢膝,卑躬屈節。由於文氣過重,很多文人和官員只有借酒消愁,到那花紅柳綠處、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歌妓那裏尋求理解和安慰;或是寄託老莊,心死抽身,退避入山崖林藪孤芳自賞。天寒翠袖薄,日暮倚修竹,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精神木訥的萎靡王朝。  宋朝擁有上百萬常備軍,宋神宗登基前禁軍、廂軍達到140萬人,人數不可謂不多,並且開創了人類史上最早使用熱兵器的新紀元,把指南針用於軍隊佈陣作戰,裝備不可謂不先進。但是,基本國策的設計對社會精英的導向作用很大。但由於軍人的社會地位一直不高,導致許多人不想從軍,不想當軍人。文人很多,傑出的軍人卻很少,名將更是鳳毛麟角。由於缺乏軍事戰略人才,作為國之大事的軍事思想、戰略、戰術就很難得到提高。缺乏決斷,選擇了抱薪救火,以致外敵氣焰日勝,東吞一地,西割一城,後來又因為太過天真同金一起滅遼,妄想分得一城半鎮,不想卻丟了半壁江山,連皇帝都被擄去,剩了個南宋,落得千古笑柄。以後的故事,就是大家熟知了。  在殘酷競爭的世界,武功與文治是一個孿生體。國家對武功建設的思路和手段的調整,文治遲早會作出相應的反映。不論武功與文治方略調整孰先孰後,文治依賴於武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。從一定意義上講,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發展和進步與自己的敵人是分不開的。因為有敵人,看到了努力的方向;因為有敵人,產生了前進的動力;因為有敵人,就有了追趕的物件。  敢有敵人,不是為了主動擁有敵人。在這個世界上,只要有競爭存在,優勝劣汰是亙古不變定律。一個民族要生存發展下去,必須有敵情意識,並且不斷培育善於戰鬥的勇氣和稟性,否則經濟與文化無以依附。一個民族保家衛國的軍事才能,是一個民族的立身之本、生存之本。  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千年過去了,大宋王朝風花雪月的歲月殘廢了,沒有底力的繁榮早已蒸騰為覆滅的哀曲,不敢有敵人的王朝心理正躺在歷史的教科書裏呻吟著……
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<div></div>

陳奎德 發表於 2013-5-3 01:34 AM

宋朝經濟發達,但是政府窮,富的是老百姓,又重文輕武,朝廷用重金養文官,以文官帶兵,結果可想而知

duncan910 發表於 2013-5-3 02:00 AM

兵不在多...在精...這是最好的寫照
武器精良...還需有人來使用.....都是文弱小兵嗎{:31:}

simon884031 發表於 2013-5-3 03:11 AM

大宋軍隊雖然有百萬但是有很多都是冗員
有些是有名字但是人早死了,這些死人的軍餉都落入長官口代裡
軍事制度不完整為了怕唐朝蕃鎮,所以有輪調移防的方式
可是這樣造成軍人對地理環境與當地人民不熟的問題

friend0205 發表於 2013-5-3 06:42 AM

如果不是石敬塘那各該千刀萬剮的民族罪人,北宋的戰略也不會那麼被動,不能說全部怪到宋朝頭上。宋朝其實武力不弱,對遼,對金,都有不錯的表現,但是缺馬,讓宋朝軍隊緋常被動。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
upbeat 發表於 2013-5-3 07:38 AM

宋朝仍是最好的朝代之一,以我個人喜好來看。
每個朝代都會查鑑前代覆亡的經驗,做出一些制度上的延續和改變。
自唐安史之亂,到五代十國,
整個華夏大地基本上是唐朝中後期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。
地方豪強紛紛自立小朝廷,彼此攻伐不已,中原板蕩,
用現在的話來講,就是國家經濟崩潰,以對外矛盾轉移內部矛盾。
宋朝作為一個統一王朝,總結了五代十國的歷史教訓,
以強幹弱枝的軍事思維,偃武修文,確實是有利於民生,
也使得宋朝三百一十九年國祚,沒有軍事叛亂,
這對經濟發展是絕對正面的。
只不過,如此也讓國家武力無法有效對抗外敵,
尤其是那些戰爭成本極低,戰爭意願極高的北方遊牧民族,
使得宋朝也照樣成為一個先進文明遭受落後文明征服的例子。
但過去冷兵器時代,本就是如此,沒什麼大加好譴責的。
羅馬帝國如何,也是西方文明最先進的國家吧。
東西分裂之後,竟也各自被歐亞兩地的落後民族擊潰。
這些過去的歷史塵埃,唏噓也好,憤慨也好,冷笑也罷,
都不足以對現在的我們形成可操作的學習與反省對象。
因為現代國家、現代戰爭、還有全球化的經濟形勢,
讓我們必須以全新的方式來思考自身與周遭的問題,
這些歷史舊朝代的破紙堆,其實是沒有太大參考意義的。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ccb1240a 發表於 2013-5-3 05:32 PM

出來搞笑的文章,請看看正史,都大小仗不斷.
不敢有敵人?那還背盟去搞聯金滅遼,聯蒙古滅金.

juyushi 發表於 2013-5-3 06:42 PM

upbeat 發表於 2013-5-3 07:38 AM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宋朝仍是最好的朝代之一,以我個人喜好來看。
每個朝代都會查鑑前代覆亡的經驗,做出一些制度上的延續和改 ...

確如君言  宋朝雖然滅亡于遊牧民族  但在當時來講  這是一個普遍的趨勢
蒙古帝國崛起之後  歐亞大陸的農業文明幾乎都被擊敗
無論是東方的諸國皇帝  西方的哈里發 或者是基輔大公 都沒辦法取勝
冷兵器時代 比起武力來 騎兵嫻熟的一方總是容易占上風的
即使將宋換做是漢唐  讓他們去面對一個幾乎統一草原的強大蒙古國家 恐怕結果也不會更好...<div class='locked'><em>瀏覽完整內容,請先 <a href='member.php?mod=register'>註冊</a> 或 <a href='javascript:;' onclick="lsSubmit()">登入會員</a></em></div>

wyp95123 發表於 2013-5-3 10:19 PM

宋朝軍事實力其是不弱 也有不少名將如李繼隆.曹彬等 只能說石敬塘哥燕十六州給遼 使宋朝沒有長城庇護 加上唐朝的錯誤移民政策 使宋朝戰馬數量不足 就算戰勝也沒辦法大規模追擊殲滅敵人 而且對手也和以前不太一樣 不是一般的遊牧民族 是已具有統一國家形式的遊牧民族 動員力比以往的的遊牧民族實力更強 只能說宋朝非常不幸

poi10246002 發表於 2013-5-3 11:06 PM

本帖最後由 poi10246002 於 2013-5-3 11:06 PM 編輯

宋朝最弱的就是皇帝了…又任用文人帶兵…那有不敗的道理…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
redleave12488 發表於 2013-5-4 01:08 AM

這其實也說明了
一個國的內政和外政都相當重要
就算內政再亮眼出色
但是武力不足依然會亡國啊

ashechen 發表於 2013-5-4 08:40 AM

其實所謂的喪權辱國
是以局外人的角度去看當時
如果對照現在台灣的局勢
過兩百年後人來看
何嘗不是也可以這樣解讀
為了爭一口氣..去打仗
拿身家性命去打...有甚麼特殊的意義嗎

ben19766542 發表於 2013-5-4 09:05 AM

由此可以證明穿皮鞋的永遠打不贏赤腳的
人一旦貪圖享樂
國家就越岌岌可危

leolee14116 發表於 2013-5-4 04:19 PM

只能說這也是以儒家治國衍生的缺點,國與國本就是叢林法則,非要搞什麼以德服人,只會是喪權辱國而已。

duncan910 發表於 2013-5-4 05:23 PM

會說自己是溫合有禮的國家.
通常在外交軍事方面 都是弱者<br><br><br><br><br><div></div>
頁: [1] 2 3 4 5 6 7